2021MPAcc寫作備考:論說文常用論證結構類型概括
來源:社科賽斯MPAcc備考網 人瀏覽 時間:2020-07-01 11:07:35
會計擇校藍皮書之34所自主劃線院校
會計擇校藍皮書之華東地區
會計擇校藍皮書之華北地區
會計擇校藍皮書之東北地區
會計擇校藍皮書之“五財一貿”
會計擇校藍皮書之華南地區
會計擇校藍皮書之西北地區
會計擇校藍皮書之北京院校
2026管理類聯考備考大禮包限時領取中...
即日起,點擊預約可免費領取限量備考資料大禮包!
寫作是管綜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很多童鞋認為其與傳統議論文相似,較為簡單,因而寫作備考不必早早開始。但是!對管理類聯考了如指掌的小編要告訴你,這種想法DUCK不必!你是否真的對寫作有全面認識呢?是否了解管綜寫作的結構與技巧呢?今天社科賽斯MPAcc網小編就為你們整理了“2021MPAcc寫作備考:論說文常用論證結構類型概括”的內容,希望能夠幫助報考2021年MPAcc的你們真正理解和掌握管理類聯考寫作的得分技巧!
以上就是社科賽斯MPAcc網小編整理的“2021MPAcc寫作備考:論說文常用論證結構類型概括”的全部內容,更多寫作備考干貨請持續關注社科賽斯MPAcc備考網!
結構為王
寫好一篇論說文,除了要有正確、鮮明的論點,有典型的論據和恰當的論證方法以外,還必須合理安排它的論證結構。
合理安排論證結果,也就是要對論說文的全文進行總體設計。這個總體設計的前提,是認真分析和研究文章中所要闡述的觀點和材料,弄清觀點與材料之間的關系,這個材料與那個材料之間的聯系,然后形成一個合乎邏輯的思路,進而合理安排文章的論證結構。
各位考生在寫論說文的過程中常犯的毛病是對觀點和材料缺乏必要的分析和研究,只停留在表面的一般認識上,于是只能把一個一個的材料羅列在那里,忽略了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這樣,就不可能安排好它的論證結構,文章結構松散,勢必缺乏說服力。
論證的結構沒有一套固定不變的模式。合理安排論證結構,是為了更好地闡明中心思想,正確地論證觀點,用論證的邏輯力量來“征服”讀者。這里給各位考生推薦幾種常用的結構。
一、并列式結構
1、什么是并列式結構
在論證中,文章的幾個層次,段落之間的關系是平行的,就是并列式。這是經常使用的一種結構方式。
寫作時,根據需要,大體有兩種情況:
1.是為了論述方便,說理清楚透徹,把文章的論點進行分解,分成幾個分論點。這些分論點之間的關系是平行的,并列的。
2.是在論證過程中,為了充分擺事實,講道理,把幾個論據并列起來。
并列關系的順序安排可以靈活,但是應該考慮并列關系的幾個方面的輕重程度及其相互關系。一般的說,應把最重要的放在最前面。當然,有時幾個并列的方面并沒有程度的差別,安排順序時只要符合一般的思維習慣就可以,不一定有嚴格的次序。
從形式上說,為了使讀者一目了然,幾個并列的層次或段落,可以在前面標以“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
2、擬寫分論點的要求
擬寫論說文分論點示例講解
論說文分論點常常從“類——是什么” “誰——對象”“因——為什么”“果——會怎樣”“價——意義”等五個方面分析。要求:扣得住、分得開、排得順。
(1)扣得住——所列的幾個分論點應從同一角度回答同一問題,以免造成邏輯混亂。不能一個從“類”的角度,一個從“果”的角度。
(2)分得開——分論點之間界限清楚,不互相交叉重疊,沒有包容關系。這樣能夠使作文內容更充實。
(3)排得順——分論點先后順序要合乎邏輯,合乎情理。例如:過去——現在——未來,人——集體——國家,物——人,自己——他人——社會。
拆分時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1)分論點不宜過多,兩三個、三四個即可,他們的內涵要與中心論點有本質的聯系,把分論點內容總合起來要能揭示中心論點的基本方面和基本內涵。
(2)分論點應從統一分類標準劃分,他們之間在內容上不能重復和交叉。
(3)分論點之間有時是并列關系,有時是遞進關系,其排列應符合一定的邏輯順序,不可隨意放置。
(4)分論點最要好以首括句形式放在段首,首句標目,段意明晰;各個分論點的句式如能一致更好,如不能一致,不必強求。
(5)分論點的語言要精練,一般控制在15-30字之間。
(6)分論點的表述要盡量緊扣中心論點的關鍵字眼,以保證每一段都扣題。
3、擬寫分論點的方法
寫好議論文,最重要的是尋找到合適的寫作角度來設置好分論點。從哪些角度來設置分論點呢?常見的方法如下:
(1)概念界定法
這里的“概念”指文章中心論點中的關鍵詞語,對這些詞語加以分析,明確其內涵和外延,從而對中心論點進行分解。
找出中心論點中的“關鍵詞”,并從幾個不同側面對“關鍵詞”進行闡釋,可采用“‘關鍵詞’是什么”的句式。
如:閱讀下列材料,確定好中心論點和分論點。
有人曾問三個砌磚工人:“你們在做什么?”第一個工人說:“砌磚。”第二個工人說:“我要賺錢。”第三個工人說:“我想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據說到了后來,前兩個工人一生都只是普普通通的砌磚工人,而第三個工人卻成了有名的建筑師。 (注意:本題和2004年10月真題材料不同)
【中心論點】樹立崇高的理想是獲得事業成功的前提。
【分論點】
①崇高的理想是奮斗的起點;
②崇高的理想是奮斗的目標;
③崇高的理想是奮斗的動力。
(2)價值與影響分析法
找出中心論點中的“關鍵詞”,并從幾個不同層面分析“關鍵詞”的價值與影響,可采用“‘關鍵詞’能夠(會)怎樣”的句式。
如:確定以“雜”為話題的議論文的論點和分論點。
【中心論點】我們要追求“雜”。
【分論點】
①追求“雜”能夠使人知識全面;
②追求“雜”能夠呈現事物的多彩特征;
③追求“雜”能夠使人走向“精”、“專”。
(3)原因與理由分析法
找出中心論點中的“關鍵詞”,并從幾個不同層面分析實現“關鍵詞”的原因,可采用“‘關鍵詞’因為什么”的句式。
如:確定以“選擇誠信”為題的議論文的論點和分論點。
【中心論點】我們要選擇誠信。
【分論點】
①選擇誠信,因為它比美貌來得可靠;
②選擇誠信,因為它比機敏來得憨實;
③選擇誠信,因為它比金錢更具內蘊;
④選擇誠信,因為它比榮譽更具時效性。
參考示例
追求真理要去功利化
追求真理是學者的崇高使命。然而近年來,部分學者功利化傾向愈演愈烈,引發社會思考。于我看來,學者追求真理的過程中要去功利化。
去功利化,有利于學者術業專攻,有所成就。在當今知識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掌握某些知識可以快速獲取資源和財富。然而,如果學者們都為了追逐財富而舍棄自己擅長領域,去從事快捷獲取財富的領域,那么該領域會火速達到飽合而不再衍生財富,并且學者最初專攻的領域也會荒廢。在這種得不償失的后果下,學者應該去功利化,一心從事自己所長,這樣才會獲得像袁隆平、屠呦呦那樣的成就。
去功利化,有利于學界井然有序,返璞歸真。時下,各行各業都需要存在條理化行業規范和穩定的環境,這樣才能促進事物穩定發展下去。同樣,學界是保障社會進步,關聯經濟文化社會方方面面的體系,因此良好的學界秩序能夠為學者們提供純粹的求知環境。學者們只有這種環境,才會更好地將個人知識轉化為探索鉆研的武器,勇敢地追求真知。
去功利化,有利于知識與社會緊密相連,共同發展。眾所周知,文明社會的發展離不開知識不斷更新。然而功利化的存在會使知識的探索偏離方向,停留在表面的膚淺。所以,去除功利化可以降低知識探索中偏離軌道的時間成本,使學者不被眼前的誘惑所吸引,潛心鉆研知識,獲得更高成就,從而加速社會發展。當學者得知自己的鉆研成果會與時代進步接軌時,必然不斷攀登知識高峰。
去除功利化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極為重要。社會需要營造無功利化大環境,通過采取措施來激勵功利化的摒棄,從而達到追求真理的目的。我們要倡導學者去功利化,唯有這樣使學界術業專攻,永登高峰。
二、層進式結構
文章各層次之間是層層深入、步步推進的關系,各層的前后順序有嚴格要求,不能隨意改動,這就是層進式的結構。“提出一個什么問題,接著加以分析,然后綜合起來,指明問題的性質,給以解決的辦法。”(毛澤東《反對黨八股》)這樣的順序,大致體現了層進式結構的一般思路。
為了使文章富于說服力,又容易被人接受,我們寫議論文時常常按照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由具體到抽象或由抽象到具體,由讀者熟悉的到讀者不熟悉的順序展開論述。
三、對照式結構
在論證中,把兩種事物(或意思)加以對比,或者是用另一種事物(或意思)來烘托某一種事物(或意思),就是對照式。
運用對照式,目的是通過兩個方面的對照,突出說明其中一個方面的正確性,因此。寫作中往往是對一個方面用墨多些,做為論述的重點,另一方面卻起烘托、陪襯的作用。
四、推迭式結構
立論——入據——結承——迭據——歸納
第一步:立論。即在文章開篇首先明確提出論點,給人以論點鮮明的印象。
第二步:入據。即在上面提出論點后,第一次進入用論據闡述。這一步定位的論據最好選用史實,一般應是較古老的歷史論據。有時可以是寓言、傳說、歷史掌故、名人軼聞軼事等。
第三步:結承。即在第二步闡述論據的基礎上,進行簡要分析,指出其具有的一般意義,進行小結。在此基礎上,要隨之聯系現實生活,對論點加以闡述,承上啟下,為下一步論證做準備。
第四步:迭據。即在上文小結承轉之后,再一次運用現實生活中的事例作論據,進行論證。選用的事例要新,最好是當前媒體中新出現的典型事例。這些論據實際上與第二步中的歷史論據形成推進和迭加的關系,故稱之為“迭據”。這樣,一古一今,一舊一新,選擇的論據,角度有變化,為論點提供了扎實有效的證明事例。
第五步:歸納。在前面雙重的事實論據論證的基礎上,進行綜合分析,以進一步揭示論點在當代的現實意義,或者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對全文加以總結。
五、六段綜合式結構
第一段:開宗明義,提出論點。或引用,或比喻,或排比,或比興,總之,三句話即直奔主題,切忌故弄玄虛,拖泥帶水。
第二段:詳例剖析,敘議結合。事實勝于雄辯,一個好的事實論據,往往能夠有力地證明論點。但是千萬不要忘記議論文的體裁特點,敘事不要過于詳盡。 舉例時可以采用“三明治”式的結構,即首尾是議論評價性文字,中間是高度概括性的敘述(一般不超過120字)。
第三段:略例排比,形成氣勢。如果說詳例是點的勾勒,那么略例就是面的鋪展。點面結合能夠形成立體感,略例以三四個為佳,若能形成古今中外的格局,則更有全面的代表性了。
第四段:理論分析,凸現中心。即在上面詳例剖析、略例排比的基礎上,再從理論切入,從而更加突出中心。
第五段:辨證分析,立論周全。任何理論都不過是一種假設,絕對的結論容易產生偏頗,因而一段辨證的分析能使立論更為嚴密周全。
第六段:聯系實際,升華主題。這一段是為了突出文章的現實針對性,聯系實際,解決問題,從而使主題得到進一步升華。
參考示例
發展需要有長遠的眼光
不同于西山和尚每天挑水喝,東山和尚目光長遠,利用空閑時間挖了一口井,這也使其以后不用再日日挑水,兩個和尚的對比其實也能給我們一些啟發,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目光長遠能促使我們更好的發展。
說到遠見,總會讓我想起諾基亞從曾經的市場老大到今天銷聲匿跡的沒落。為什么諾基亞沒有看清觸摸屏,沒有把握住手機操作系統,沒有明白如何收集以及售賣應用?原因不在于資金的不足或是技術的局限,而是在于諾基亞有些被市場寵壞了,致使其失去了憂患意識沒有遠見卓識。諾基亞沒有意識到,未來市場在變,商業模式在變,所以出于長遠考慮策略的出發點也要變。諾基亞的沒落也在給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敲響警鐘,人無遠慮,近憂來之,穩定的發展需要長遠的眼光。
無論是從高考失敗成功逆襲為上市公司總裁的俞敏洪,還是從鄉村教師一步步走到今天創立了阿里帝國的馬云,他們的發展都離不開他們的長遠眼光,能夠著眼于未來,永遠領先時代和行業的發展。當然,并非每一個人都能夠成為俞敏洪、馬云,但是他們的經歷卻無疑在啟發和激勵著我們在前進的道路上應當目光長遠。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類似這樣的話相信大多數人都曾無數次的聽到過,我們也都深知遠見的重要性,可落實到行動上,卻發現現實往往不那么盡如人意,很多人依然著眼于當下,在為了眼前的利益而火拼。究其原因,大多是因為其無法舍棄現有的利益,認為未來充滿不確定性,所以不敢貿然嘗試,擔心著眼于未來會損害其當下的資產。然而事實真的如此么?其實不然,表面上來看,立足未來好像的確沒有抓住當下來的實在,但從企業長期發展的角度來看,立足于未來才能夠更好的抓住機遇,領先行業和競爭對手取得先機,進而引領行業發展,收獲更大的利益。
當然,目光長遠并不是指要漫步目的、不切實際的空想,而是建立在對行業、市場以及資源等的理性分析下,進行合理的布局和規劃,使得企業能夠跟上社會的腳步,適應未來的發展。
所以,你是想像西山和尚一樣日日挑水,還是想像東山和尚那樣免去挑水之苦呢?我想答案顯而易見,那就從此刻開始付諸行動,目光長遠,立足未來,以謀求更好的發展吧。
以上就是社科賽斯MPAcc網小編整理的“2021MPAcc寫作備考:論說文常用論證結構類型概括”的全部內容,更多寫作備考干貨請持續關注社科賽斯MPAcc備考網!
責任編輯:凌鏡雯

分享:
MPAcc擇校評估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回復。小編推薦

在線題庫
院校招生簡章
- 12025MPAcc招生簡章:南昌大學2025年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 22025MPAcc專業目錄:廈門國家會計學院2025年MPAcc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32025MPAcc專業目錄:福州大學2025年MPAcc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42025MPAcc專業目錄:華僑大學2025年MPAcc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52025MPAcc專業目錄:廈門理工學院2025年MPAcc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62025MPAcc專業目錄:福建農林大學2025年MPAcc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72025MPAcc專業目錄:廈門大學2025年MPAcc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 82025MPAcc招生簡章:廈門國家會計學院2025年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招生簡章